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要闻 >> 正文

重构空间布局 广州求解城市病

2012-6-28 9:42:27 来源第六代财富网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尽管新型城市化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已有时日,国内亦有不少城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但如广州一般将其作为政府工作思路、视为拉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攻方向的还比较少见。

  6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家设计单位,向广州市政府提交了《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研究》成果报告,从经济、产业、人口、空间结构解析了广州“如何才能走上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路径。

  空间结构不完善、功能划分不合理,过于集聚的中心城区、旁落的边缘地带,以及独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分离割裂,正使广州等中国特大城市陷入发展乏力的沼泽中。

  目前,广州正将新型城市化视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缓解社会矛盾的主攻方向,力度前所未有。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广州新型城市化探索能否助其在此轮发展中实现跨越,华丽转身,还需拭目以待。

 

  数次调整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博士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广州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方向历经了数次调整。

  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提出要发展成为国际现代化大都会,后又根据实际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到了90年代末期,又提出了“八字方针”,即东进、南拓、北优、西联,后来又提出了“中调”。

  “2001年,当广州人均GDP达到现代化标准后,广州又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向,要成为带动全省、辐射珠三角影响东南亚的大都市;到2010年左右又重新提出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现在更高的提法是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彭澎说。

 

  “10年前,广州人口只有700万,现在为1600万;空间也大为扩大,番禺、从化、增城、花都、南沙都新囊括了进来,旧规划已不适用。”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胡刚说。

  据相关媒体报道,广州中心区人口和资源要素的高度集中,使中心城区趋于饱和状态、不堪重负。在中心城区天河区,2010年常住人口密度达到12245人/平方公里,是10年前的3倍。不断膨胀的人口和车辆使交通趋于饱和,平均车速仅为16公里/小时。

  除了世界范围内普遍的城市病之外,广州等中国城市还有一个特殊的病灶:独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城乡分离割裂,使治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更加复杂化,成为城市发展深层次矛盾所在。

  为解决这些问题,2011年年底,广州市在第十次党代会上,率先将“新型城市化”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力求为解决一系列城市病找到一个药方。

 

  三大方案

  在《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研究》咨询方案中,3家单位均对广州的经济、产业、人口、空间结构、功能构成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和评价,得出了阶段性结论。

  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广州存在空间结构不完善、功能布局不平衡等问题。中心城区人口与设施过于集中,功能疏解压力巨大;外围地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组团之间联系弱,未形成系统的空间体系;功能分区不合理,“城市病”日益凸显。因此,该机构认为,应该从区域视角出发,构建“广佛莞都市圈”,与“港澳珠深”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南北两极,促进城市网络化发展,发挥广州在南中国城市网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延伸城市功能,强化大城市地位,进而在较大的范围内促进经济增长”。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广州已有的“中调战略”(指导中心城区发展)并未发挥到位,“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十字方针并没有解决广州核心区与外围的关系,使得“中调”无法实现,难以支撑广州整体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而世界先进城市的功能布局都是网络化均衡的多中心体系,因此,广州未来需要打破单中心聚集,疏解主城区功能和人口,提升国家中心城区地位与幸福宜居的功能。

  中国城市规划院认为,广州在经济发展、产业方面已滞后,需要提升。从整体经济实力看,2000~2010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在珠三角地区的占比已下降了3%,而深圳、东莞、佛山的比例则在提升;工业总产值方面,广州在珠三角地区的占比也在下降。另外,广州的生产流通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省的位置也不高,与北京、上海相比,更是总量不足;2010年穗京沪深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多为万亿元级别,但仅有广州没有如此级别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广州需建设成为国际性门户城市,发展空港、海港、联运体系;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孵化器、研发中心、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建设世界商贸中心,发展专业会展、采购中心、商业中心等。

  针对广州新一轮的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表示,规划不能脱离国家对广州的定位,应紧紧围绕广州要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

 

  不能再依赖土地

  “下一步发展,是不能再走依赖土地发展的老路了。”彭澎指出。

  有数据显示,2011年,广州的人地密度达到了2070人/平方公里,仅次于深圳、上海,是全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城市。而且,广州是山地多、平地少的城市,平地资源只占土地总面积的40%,在全国12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中,平地资源比重是最低的,这进一步加重了广州的人地矛盾。

 

  “中国传统的城市化依赖土地财政,但现在广州的非户籍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50%,如何让这些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单靠传统的模式已经不太现实,已无法再利用土地新增耗实现发展。”彭澎表示,城市发展的动力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不能只依赖土地。

  但无法忽视的是,中国以往的城市建设基本都充满了浓厚的GDP崇拜和政绩色彩,要让政府真正转变和突破旧有的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并非易事。

  但在城市规划专家们看来,新型城市化将是化解广州城市病的一剂良药,并有望成为撬动广州发展的新杠杆。也将为处于“大城市病中”的特大城市突围找到适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