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金融资本 >> 正文

捋顺政策传导路径 缓解金融调控两难

2012-1-7 9:52:56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再转为“稳健”,我国金融业宏观调控前瞻性、灵活性日益凸显;银行、证券、保险业加强逆周期监管着力风险防控,我国金融业微观调控审慎沉着,成功应对挑战……五年来,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我国金融业以灵活、审慎的调控,为我国经济这艘巨轮保驾护航,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金融调控彰显灵活前瞻性

  2011年岁末,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于京召开了2011年第四季度例会,这是自2007年以来货币政策委员会五年来的第20次季度例会,会议一如既往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提出建议,备受市场关注。

  过去五年来,以货币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日益呈现出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前瞻性的特点,在应对危机、促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五年来的一系列货币调控,有专家指出,调控部门屡屡能在关键节点果断出手,调控手段正日趋及时与灵活。

  在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同时,五年来,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监管部门秉承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结合的原则,实现了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银行业坚持“逆周期”监管政策,在流动性、拨备覆盖率、风险集中度、不良资产率等传统审慎监管工具的基础上,陆续引入更新了资本、拨备、杠杆率等银行监管工具,不断完善监管框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得益于此,在令全球银行业哀鸿一片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抵御住了冲击和考验,并不断发展壮大。

  调控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央行日前对我国城镇储户开展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居民对物价满意指数近年来首次回升,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八成以上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该比例较往期也有所提升。

  2010年以来,为应对通胀压力,我国央行先后六次加息,基准利率累计上涨了约150个基点;与此同时,物价指数在连续36个月屡创新高后,终于出现掉头向下的可喜局面,利率与物价的一涨一跌,让一度恶化的银行存款负利率状况有了明显的缓解。

  事实上,金融调控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居民的家庭账本上,也表现在我国经济大账上。三年前,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我国货币政策及时转向宽松,有力地支持了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实施,助推经济迅速企稳向好。

  这是一条被国内外经济学家屡屡提及的反转曲线:在2008年四季度我国GDP环比年增长率只有1.8%,处于近年低点,而在2009年一季度则升至8%,二季度达到15%;GDP同比增速也逐季提高,2009年一至四季度分别为6.5%、8.1%、9.6%和11.3%,全年GDP增长达到9.1%,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

  金融调控面临两难困局

  不过有迹象表明,当下金融宏观调控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两难。“调控力度稍有放松,就会加大通胀风险;力度略有收紧,则会加剧小企业融资压力。调控的这一两难特征在过去一年里表现得非常明显。”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指出。

  专家指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身陷“两难”的背后,凸显出旧有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严峻现实。解决两难问题,寻求政策突围,归根结底要通过改革来推进。

  “这其中有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因素,我们应对危机不仅要考虑短期政策,更要加强利率市场化等中远期改革力度,捋顺政策到市场间的传导路径。”央行有关人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看来,仅在调控力度松紧上做文章,不可能走出调控困局,他认为未来五年一定要在改革上下工夫,加大关键领域的金融改革力度,通过政策、法律对金融资源进行规范和引导,让需要资金的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下一步还应加强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的层设计和引导,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推进宏观政策和金融监管的优化、协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龙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