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私募交流 >> 正文

私募之殇:出现零申购 下半年清盘潮或再袭

2012-7-13 13:27:19 来源第六代财富网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前清盘,该数字是去年上半年的2.5倍。

  阳光私募经历了2007年、2009年两轮璀璨的绽放后极速陨落。作为金融版图中不可替代的一员,阳光私募行业的生存何时能与股指的波幅方向脱离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呢?现有的盈利模式存在哪些误区?该行业何时能够拥有真正的春天?一切,都要从探究私募的本源开始。

 

  “能坚持过年底吗?”这是私募界最近流行的问候语。

  曾经的行业名人、昔日冠军旗下的产品以近腰斩的业绩折戟,数百只阳光私募产品以惨烈的方式谢幕,存活者无奈选择苦撑。而这一切还不是终点。

  据沿海地区某大型信托公司分析,依照当前市场形势,下半年恐怕将迎来一波空前的私募产品清盘潮。深圳某知名私募机构副总经理则认为,私募行业正濒临死亡。

 

  出现零申购

  私募群体跟随资本市场诞生,已打拼了22个年头。每一轮牛市熊市交替之中,伴随着一批批的私募机构诞生和消亡。

  2005年自赵丹阳借信托方式让私募实现阳光化至今,私募基金迎来了最大规模的扩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以证券投资管理为名的公司多达数万家,其中证券信托方式以及合伙制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接近2000只。

  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带来持续数年的私募基金设立潮。数据显示,2008年有189只阳光私募成立,该数字相当于2006年的5倍。2009年的小牛市继续鼓舞大批投资人发行阳光私募产品。2010年、2011年阳光私募产品成立数量分别为703只和792只。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25%,阳光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7.89%。2012年阳光私募产品发行趋缓,上半年全国共发行此类产品375只,同比下降10.29%。

 

  多家信托公司人士预测,受股市低迷及信托账户伞形化影响,2012年下半年私募借道信托渠道发行产品的数量可能会持续下降。

  股市低迷伴生的另一现象是私募产品募集规模缩减。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2011年成立规模不超过3000万元的阳光私募产品占比仅为13%,不超过5000万元的占比为22.8%;而2012年上半年不超过3000万元和5000万元的新成立阳光私募产品占比分别上升至30%和42.64%。

  而据沿海某信托公司人士透露,上半年上海某大型公募基金原高管“奔私”后发行的首只阳光私募产品,临近募集截止日,竟无一份申购,这着实让合作的信托公司着急。“只有几份认购的信托产品并非只有一两只。特别是一些已发过产品的阳光私募新推的产品,后期认购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

  下半年清盘潮或将再袭

 

  正如东方港湾投资公司董事长但斌此前的预测:“2011年股市是血雨腥风,未来一年可能会更加残酷。”业绩不给力随之而来的是清盘数量高企和规模持续萎缩。

  股市造神运动一次次被清盘的现实所打破。2012年上半年已有48只阳光私募产品提前清盘,是去年上半年的2.5倍。

  去年证券类信托发行数量排名前三的信托公司人士称,每只阳光私募产品与客户约定的清盘条件有所区别,清盘将依照与投资者最初的合同执行。考虑到投资者的承受能力,一些非结构化产品在合同中会将清盘触发条件设定为净值跌破0.7元;而结构化产品的净值可能才跌破0.85元,却因保底资金未激活而被清盘。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共有43只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净值在0.7元以下,最低的不足0.3元,有11只结构化产品净值低于0.85元,而累计净值低于0.8元的私募产品高达159只。

  “下半年市场情况不太妙。我们旗下有近10只阳光私募产品实际净值和规模已经或接近清盘条件,投资顾问一直在考虑是否要清盘。如果未来市场机会把握不好,很多私募产品的情况不容乐观。”某大型信托公司一名项目经理称。

  数据表明,2011年下半年提前清盘的阳光私募数量为2011年上半年的5倍。其中,2011年12月份提前清盘的产品就有33只,占2011年下半年提前清盘产品的比例高达四成。

 

  下半年或迎来清盘潮的另一个情况是,如果股市行情继续低迷,因规模萎缩或者财务压力等原因,阳光私募产品的投资顾问将会在年底前与客户商量提前清盘。“每年100万元甚至更多的信托服务费会让一些私募在年底之前心生退意。”深圳某大型私募负责人表示。

  在存量规模方面,大部分投向二级市场的股票类私募基金产品的规模持续萎缩。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私募产品现有规模相较于2010年最高峰时已缩水三分之一以上,少数产品规模缩减一半甚至更多。深圳两家知名私募机构管理的产品资金规模分别从30亿元和50亿元缩减至18亿元和35亿元。

 

  亏损威胁私募生存

  阳光私募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问题。

  2011年95.58%的阳光私募产品净值出现亏损,2012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几无改善1823只产品中仅有157只产品的单位净值在1元以上,占比不足10%,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产品在2010年之前成立。

 

  “乐观估计,整个阳光私募行业近两年业绩创新高、能够提取业绩报酬的不超过5%。也就是说,95%以上私募不可能通过业绩报酬来获得收入。”上述某大型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称。

  另一方面,近两年大部分阳光私募的管理费收入已被银行和信托公司瓜分得所剩无几,多数私募机构仅能依靠过去的盈利或者股东的资本来苦撑。

  “我们成立较早的产品尚能收取5%。的管理费,这些费用收入只能勉强覆盖团队的基本运营成本。而自从去年起,业绩提成收入基本为零。”深圳某大型知名私募负责人表示。

 

  一位曾经夺得年度业绩第一名的知名私募投资经理称,2010年其所在的私募尚能盈亏持平,而近两年则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从去年开始高管就不领薪酬了。好在过去我们还有些积蓄,如每年运营成本控制在300万元之内尚可再撑一两年。”

  拖累阳光私募机构亏损的还远不止上述原因。近两年,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安全垫(跟投)制度使许多大型阳光私募机构的经营状况更加恶化。

  近两年,阳光私募机构为了与客户利益一致,通常每发行一只产品,作为投资顾问的阳光私募机构至少要跟投一份(通常为100万元~300万元)。“目前公司跟投的资金规模在3000万元左右,约浮亏500万元~600万元。不排除市场不好亏损继续扩大的可能。”上述深圳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