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证券要闻 >> 正文

新股发行审核透明化有待更进一步

2011-12-29 16:09:37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IPO审核透明化迈出标志性一步

  近来,证监会向媒体公开了新华保险发行审核的全过程,记者对此进行了全程跟踪,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这是证监会首次尝试对媒体公开新股发行审核的全过程。

  证监会将新股发行审核过程向媒体公开,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南京世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士杉对记者表示:“最近股市的暴跌,根本原因在于股市的制度性缺陷。这一举措具有标志性意义。”常士杉认为,新股发行审核公开透明能让所有投资者参与监督,使发行价格更接近理性询价,使“三高”问题得到一定的遏制,为股市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甚至把这一举措称为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的又一把火。12月1日,郭树清在公开演讲中明确提出,证监会将带头讲诚信,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阳光作业”。他说,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商业信用发展的结果,是以诚信立足的,应该有责任和信心在诚信建设方面走在最前列。“证监会将带头讲诚信,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阳光作业’,搞好主动沟通和解疑释惑,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向媒体公开新股发行审核过程,郭主席正在用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

  其实,新股发行审核的公开一直是证监会工作努力的方向。从2003年发审委委员名单的首度公开,2009年创业板第一场发审会对媒体的部分开放,到去年开始的公布企业被否原因,再到如今审核全程的开放尝试,一贯被视为证监会“权力核心”的发行审核过程正一步步走进公众的视线。今年9月2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已经确立“不留缺口”的一整套制度,严防发审委委员的腐败行为。相关制度主要包括:独立审核制度、会前承诺制度、委员回避制度、工作底稿制度、记名投票制度、公示制度和聆讯制度等,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证监会对发审委的监督体系,为防范利益冲突发挥了重要作用。11月9日,对于来自坊间的有关发审制度的种种质疑,证监会方面再度发声,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改革发审制度,相关的考虑包括:已在酝酿如何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中心,完善首发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办法;研究如何完善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进一步明确中介机构责任,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提高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招股说明书如何使用平实语言,不夸张、不广告化,避免误导;对招股说明书中涉及股东切身利益的要进一步细化等等。

  公开透明是IPO审核应有之义

  对于任何一家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除了改制、规范化和材料准备等事前准备工作之外,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向证监会报送材料之后的一系列过程,其中包括证监会发行部为拟上市企业召开的见面会、反馈会、初审会和发审会。

  见面会是证监会为了让企业熟悉发行审核标准和流程而专门开设的。在这一环节,已报送材料的企业与发行部负责人面对面,以10分钟的时间展示自己的企业并讲述上市的理由。在随后的反馈和初审环节,证监会发行部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预审,提出疑问,要求中介机构核查,并形成初审报告,提交发审会。而后,审核进入最为激烈和关键的环节――发审会。在发审会上,7名发审委委员经过40多分钟的内部讨论,形成问题单,随后企业和保荐代表人进场就此进行答辩,用时45分钟。最后,委员投票,当场宣布审核结果。

  在上述各环节中,发审会被称为证监会的“权力核心”。在新股发行审核中,发审委委员掌握着企业上市发行的“生杀大权”,而这一过程在此之前是不对外公开的,成为一个充满神秘感的“黑匣子”,而业界也一直流传着发审委委员“被公关”的现象。股市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比例、欺诈发行和审核标准不一致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新股发行审核中不为人知的“猫腻”自然与之脱不了干系。

  今年以来,绿大地、立立电子、胜景山河等一批公司的IPO造假事件以及八菱科技上市前后演绎的一系列风波更将新股发行审核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业内人士纷纷建言重新审视发审各个环节。

  发行审核透明化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内蒙古永业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FO喻越在谈及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感受时曾感慨地说,纳斯达克上市的透明化非常强,在纳斯达克上市申请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不用跟上市监管部门见面,不用吃饭,这可以使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业务上。这恰恰与国内复杂耗时的IPO审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券商投行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指出了发行审核不公开的危害:“如果不公开,可能会有暗箱操作和腐败的问题,上市公司可能会给发审委委员送礼,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质量,垃圾股上市以后最终坑害的是股民。公开以后,这方面的工作可能会规范一些。”该人士指出,因为发审委掌握了决定权,让你发你就发,不让你发你就不发,权力很大,需要一个制衡机制。

  核心环节也应透明化

  虽然证监会公开了新华保险的发行审核过程,但据记者了解,在新华保险之后还有很多IPO,但证监会并没有公开这些后来IPO的发行审核过程。新华保险发行审核过程的公开是否只是个例。

  对此,新时代证券首席分析师冯文锁表示:“新华保险这个例子很特殊,因为新华保险本来就是‘插队’进入今年IPO队列的,进入发审委之前的程序和细节并没有披露,投资者对于之前数据怎么出炉并不清楚,单就审核环节公开透明,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如果只是特殊案例,那就说不过去了。这不应该仅仅是个案。应该成为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常士杉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证监会只是公开发行审核的过程,但对于证监会发审权利最为神秘的部分――发审委员票决情况,媒体并不知情。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季先发表文章指出,发审委员票决情况是整个IPO审核透明化的核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拟上市公司、保荐人包括参与审核的发审委员的一举一动都被置于公众监督之中,审核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尺度把握、禁忌都被公众一览无余,非常有利于场外保荐人在类似问题上少走弯路和其他拟上市公司“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便节省企业上市成本,IPO审核透明化的最大意义也在这里。没有IPO审核过程中发审委员票决环节的阳光化,其他环节,比如招股说明书预披露、接受举报、问题反馈、及时公布IPO被否原因等环节再透明,也很难让公众在问题IPO公司出现时,相信相关发审委员绝对清白以及IPO程序不存在猫腻。

  业内人士还认为,除了发行审核环节的公开透明,其他环节也应该采取类似的措施。湘财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广福表示,这一次全程监督仅仅限于发审委这个环节,对于IPO环节中的保荐人、保荐机构、律师事物所、会计事物所等环节依旧没有约束。现在上市公司数据造假很多是出在保荐这个环节上,如果证监会只治理“上面”,不管理“下面”,那么IPO造假将依然存在。而发审委每天要面对众多的申报材料,不可能一家一家都研究仔细,“百密一疏”IPO问题将依然存在。

  深圳铭远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韩跃峰对记者表示,发行审核透明肯定会使股市更好一些。但如果在很多更根本的方面不出现一些变化的话,这个影响都是很轻微的。要改变当前的格局需要很大的力量,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慢慢地才会让市场建立信心。

  导致当前股市低迷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制度缺陷,而制度的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成就。资本市场的阳光作业涉及多个环节,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体制积弊根深蒂固,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